阿拉德之怒手游mg版
  • 首页
  • 阿拉德之怒手游mg版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新闻动态你的位置:阿拉德之怒手游mg版 > 新闻动态 > 1478年,朱瞻墡望北而拜、吐血不止而亡,朱祁镇:知足,方能长乐_朱高炽_襄王朱_京城
    1478年,朱瞻墡望北而拜、吐血不止而亡,朱祁镇:知足,方能长乐_朱高炽_襄王朱_京城
    发布日期:2025-07-07 01:00    点击次数:198

    1449年8月15日,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战败被擒。消息传至京城,太后孙氏依照朝臣的建议,急忙召唤襄王朱瞻墡入京。若让普通人来看,朱瞻墡“年长且贤”的身份,似乎意味着他将继位取代朱祁镇,承接大统。然而,令人意外的是,朱瞻墡明确拒绝了太后的召唤。他在回信中坚决表示:“请立皇长子,令郕王监国,募勇智士迎车驾。”

    自1424年被册封为襄王以来,朱瞻墡一生曾三次接近帝位,但每次都婉言谢绝。然而,在“夺门之变”发生不久后,朱祁镇却突然对这位“非贪图皇位”的亲叔叔动了杀心。为什么朱瞻墡多次拒绝皇位?他与朱祁镇之间发生了什么?为何朱祁镇要对他不留情面?

    “圣孙”的弟弟

    朱瞻墡是明太子朱高炽的第五子。当他出生时,祖父已是永乐帝,而父亲朱高炽也稳坐太子宝座。至于他的哥哥朱瞻基,被许多人称为“好圣孙”,因此朱瞻墡的降生并未引起太多关注。

    在永乐年间,朱棣与朱高炽为了权力争斗不断,且汉王朱高煦时常与朱高炽发生冲突。在这种复杂的权力环境下,朱瞻墡养成了低调、谨慎、稳重的个性。

    展开剩余79%

    永乐帝去世后,朱高炽继位,而朱瞻墡也在18岁时被封为襄王,驻地襄阳。按照明初的规制,藩王通常应在15岁时外放,但朱高炽宠爱这个幼子,最终决定将他留在京城。

    然而,命运突如其来地发生转变。10个月后,朱高炽病重离世。那时,太子朱瞻基正在外地,回京需要一定时日。与此同时,汉王朱高煦则在背后蠢蠢欲动,威胁京城安全。经过太后张氏与杨士奇等大臣的商议,年轻的朱瞻墡被任命为监国,代理皇权。

    尽管朱瞻墡年幼,但他机智聪慧,为人亲和,深得众臣信任。尤其是在太后张氏与杨士奇等人的支持下,他成功平稳处理了朝政,逐渐树立起了威望。此时,已经年长的朱瞻墡不仅展现了过人的政治才能,还在许多关键时刻,得到了朝臣和百姓的支持。

    1428年,太子朱祁镇被正式册封为太子。此时,朱瞻墡在朝堂上和其他藩王纷纷被召回,外放至长沙,并且被改封为湘王,控制着荆湘地区。此后七年,朱瞻墡再也没有回到京城。

    三次拒绝皇位

    朱瞻基驾崩后,太子朱祁镇年仅九岁,朝廷动荡不安,民心惶惶。在此时,太皇太后张氏掌权,许多朝臣认为朱瞻墡“年长且贤”,且为张氏亲生子,因此建议拥立他为帝。得知这一消息后,朱瞻墡立刻上疏表示自己毫无觊觎帝位之意,坚决拒绝了这一建议。同时,他也支持太皇太后张氏将朱祁镇扶上帝位。然而,仅仅过了十个月,朱瞻墡便接到了重新封为襄王的诏令,重返襄阳。

    这一封诏令的背后,实际上是因朱瞻墡在朱祁镇登基初期遭遇的众多拥立声音。当时,长沙是军事重镇,士兵战力强大,而作为藩王的朱瞻墡深受人们推崇,这让朝廷对他的处置尤为谨慎。于是,将朱瞻墡安置在襄阳,便于控制和监管。

    然而,随着张氏、三杨等大臣的去世,太后孙氏对朱祁镇的管教逐渐松懈。年幼的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辅佐下,萌发了效仿朱元璋、朱棣的雄心,欲借机重新展开政治斗争。最终,在土木堡战役中,朱祁镇遭遇惨败,被瓦剌俘虏。

    当这个消息传到京城时,朝野震动。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深年仅两岁,毫无能力应对局势。群臣纷纷建议立其他藩王为帝,甚至将朱瞻墡再次推举为继位人选。尽管孙太后犹豫不决,但在众臣的劝说下,她终于决定召朱瞻墡入京。

    然而,朱瞻墡并不愿意接受这一请求,他不但拒绝了上京即位,还请求立朱见深为帝,并让朱祁钰辅政监国。他对皇位的态度如此淡然,成为众多藩王中最为不同的一位。最终,随着瓦剌战胜和局势的变动,朱祁镇虽然被软禁,却仍旧得以重回京城。

    维系家庭礼法的叔叔

    朱祁镇初次登基时,朝中“三杨”对朱瞻墡的威望产生了忌惮,因此将他重新封为襄王。随着朱祁镇第二次复位,他对朱瞻墡的疑心更加深重。虽然朱瞻墡在朝中极受尊敬,但他依然未能免除命运的捉弄,最终成为了朱祁镇的目标。

    然而,朱祁镇渐渐意识到,自己多年来冤枉了朱瞻墡,后者的忠诚和奉献是显而易见的。每当朱瞻墡入京,朱祁镇总会亲自接待他,常与他谈话,并对他的建议从不忽视。朱瞻墡不单单关心国家政务,更多时候关心百姓疾苦,时常提出减税和宽政的建议,甚至为被冤枉的官员伸张正义。

    尽管他自己从不图权位,但朱瞻墡依然深受朱祁镇的敬重。即使在他离京时,朱祁镇也会亲自骑马护送。在每次送别时,朱瞻墡总是反复劝谏:“以君送臣,不合礼法。” 但朱祁镇理解这不仅是帝王对臣子的礼节,而是侄子对叔叔的深厚敬意。

    1478年2月18日,73岁的朱瞻墡因病去世。他一生历经永乐、洪熙、宣德、正统、景泰、天顺、成化七朝,始终恪守家规,忠诚无私。尽管身边的许多人曾动过权位的念头,但朱瞻墡却从未有过此类心思。他一生的政治生涯,虽不显赫,却在朝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成为藩王中的典范。

    发布于:天津市

    Powered by 阿拉德之怒手游mg版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